王永兴
男
教授
- 中国古代史教研室
- 通讯联络: 教授
- 邮箱: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历学士,1940年7月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任职简历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(1981年至今)
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师(1978—1980年)
 清华大学历史系讲师(1946—1949年)
 北京大学历史系助教(1943年—1946年)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研究兴趣隋唐史,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;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,唐开元天宝十节度研究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讲授课程担任本科教学:隋唐史,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,隋唐五代政治制度史,隋唐经济史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论著◎著作: 
 1《隋末农民战争史料汇编》,中华书局,1980年8月
 2《隋唐五代经济史料汇编校注》(第一编上下),中华书局,1987年4月
 3《唐勾检制研究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1年5月
 4《陈门问学丛稿》,江西人民出版社,1993年11月
 5《敦煌经济文书导论》,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,1994年6月
 6《唐代前期西北军事研究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1994年12月
 7《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8年2月
 8《王永兴学述》,浙江人民出版社,1999年1月
 9《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》,昆仑出版社,2003年4月
 10《唐代后期军事史略论稿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6年1月
 11《王永兴说隋唐》,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,2009年1月
 ◎论文
 1《中晚唐的估法与钱币》,《社会科学》5卷11期,1949年。
 2《论朔方军》,《周叔弢先生六十生日纪念论文集》,1950年
 3《专制主义在唐代行会制度上的表现》,《光明日报》1956年2月16日
 4《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试教工作里的一些经验》,《历史教学》1956年6月
 5《介绍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》,《历史教学》 1956年7月 4
 6《从西晋到唐劳动人民徭役负担的减轻》,《光明日报》1956年8月30日
 7《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二册的基本线索和重点》,《历史教学》1957年3月
 8《关于唐朝法律的几个问题》,《历史教学》1957年4月
 9《敦煌唐代差科簿考释》,《历史研究》1957年12期。
 10《<唐律>所载“同居有罪相为隐”一语如何理解》,《历史教学》1962年3月
 11《论魏徵》,《学术通讯》1962年3期,37-42页
 12《关于唐律疏议中三条律疏的修改》,《文史》8辑,1980年
 13《唐田令研究——从田令和敦煌文书看唐代土地制度中的几个问题》,《纪念陈垣诞辰百周年史学论文集》,1981年
 14《试论唐前期布的货币职能》,《中华学术论文集》,中华书局,1981年
 15《介绍敦煌文书西魏大统十三年记帐户籍残卷》,《历史论丛》2,1981年
 16《唐天宝差科簿研究——兼论唐代色役制度和其他问题》,《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》,1982年
 17《唐代土贡资料系年――唐代土贡研究之一》,《北京大学学报》,1982年4期。
 18《试论勾官――唐代官制研究之一》,《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》2辑,1983年
 19《试论唐代丝纺织业的地区分布》,《魏晋隋唐史论集》2卷,1983年
 20《七十年来我国敦煌研究文献目录》,《丝路访古》,1982年
 21《吐鲁番出土范德达告身校释》,《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》2辑,1983年
 22《敦煌吐鲁番文书与唐史研究》,《文史知识》1985年6期
 23《论唐代前期行政管理的较高效率与法制的关系》,《北京大学学报》1985年3期
 24《关于唐代均田制中给田问题的检讨——读大谷欠田退田给田文书》, 《中国史研究》1986年1期
 25《唐代的小自耕农和租佃制及其他》,《中华文史论丛》1986年4期
 26《敦煌写本唐开元水部式校释》,《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》第3辑 1986年
 27《略谈陈寅恪先生的治史方法》,《清华大学学报》1986年1期
 28《再论唐代勾检制—唐代官制研究之二》,《北京大学学报》1986年2期
 29《敦煌吐鲁番文书中有关唐勾检制资料试析》,《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》第4辑 1987年
 30《论唐代的均田制》,《北京大学学报》1987年2期
 31《论韦皋在唐和吐蕃、南诏关系中的作用》,《北京大学学报》1988年2期
 32《关于唐代后期方镇官制新史料考释》,《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1989年
 33《武则天长安二年西州括田括户中官府勘田支书考释》,《出土文献研究续集》 1989年
 34《关于唐代门荫制的一些史料校释》,《郑天挺纪念论文集》 1990年
 35《伯三三四八背文书研究》,《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论文集》 1990年
 36《关于唐代流外官两点意见——唐流外官制研究之二》,《北京大学学报》1990年2期
 37《读吐鲁番文书札记二则》,《中国文化》4卷? 1991年
 38《吐鲁番出土唐代天宝四载十——十二月交河郡财务案残卷考释》,《北京大学学报》1991年5期
 40《读吐鲁番出土唐代军事文书札记》,《纪念李埏教授从事学术活动五十周年史学论文集》 1992年
 41《通典载唐开元二十五年官品令流外官制校释》,《文史》35辑 1992年
 42《杨隋氏族问题述要》,《季羡林教授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》 1992年
 43《吐鲁番出土唐西州某县事目文书研究》,《国学研究》1卷 1993年
 44《论敦煌吐鲁番出土唐代官府文书中“者”字的性质和作用》,《九州学刊》5卷4期 1993年
 45《读吐鲁番文书札记》,《北京大学学报》1994年1期
 46《唐灭高昌及西州庭州考论》,《北大史学》2 1994年
 47《试论唐代前期的河西节度使》,《国学研究》2卷1994年
 48《敦煌吐鲁番出土唐官府文书缝背表记事押署钤印问题初探》,《文史》40辑 1994年
 49《学习柳如是别传的一点体会――柳如是的民族气节》,《柳如是别传与国学研究》,浙江人民出版社,1995年
 50《陈寅恪史学的渊源和史学思想述略稿——斯文自有千秋业》,《学人》10辑1996年
 51《读〈陈寅恪读书札记·旧唐书新唐书之部〉》,《学人》2辑 1996年
 52《论唐代前期幽州节度》,《学人》11辑 1997年
 53《从陈寅恪读两唐书札记看他的史学》,《中国文化研究》1997年4期
 54《论唐代前期的陇右节度》,《国学研究》4卷 1997年
 55《宋本大唐六典说明》,《一九一一――一九八四影印善本书序跋集录》,中华书局,1995年
 56《简述陈寅恪先生之学》,《学人》13辑,1998年
 57《陈寅恪“读书不肯为人忙”述义》,《学人》14辑,1998年
 58《试论唐太宗对敕勒族的政治军事政策》,《北大史学》6卷,1999年
 59《敦煌文书与唐史研究》,《文物》2000年8期
 60《陈寅恪先生对华夏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述略稿》,《学术研究》2000年12期
 61《关于敦煌文书研究的两点意见》,《东方》2000年7期
 62《关于读资治通鉴的一些意见》,《文史知识》2002年1期
 63《述陈寅恪先生〈论韩愈〉之作的重大意义》,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》2003年3期
 64《学习〈唐代政治史述略论稿〉的一些体会》,《书品》2003年4期
 65《唐人小说红线的历史背景》,《文史知识》2004年2期,100-103页
 66《唐人小说虬髯客与唐史研究》,《文史知识》2006年6期,74-76页
 67《论李靖》,《仰止集――王玉哲先生纪念文集》,天津人民出版社,2007年,第55-66页
 68《读《唐六典》的一些体会》,《文史知识》2009年1期
 ◎主编:
 《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》第1至5辑,中华书局、北京大学出版社,1982-1990年
 《纪念陈寅恪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》,江西教育出版社,1994年。
 ◎整理:
 《陈寅恪读书札记?旧唐书新唐书之部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9年4月。
 《陈寅恪读书札记·韩翰林之部》,《陈寅恪读书札记二集》,三联书店,2001年
 ◎点校:《通典·食货典》卷一至十二,《通典·职官典》卷十至二十二,中华书局,1988年 



 
            
        